文学常识:书的别称_3000字
书的别称
百城:《北史·李孝伯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
书田: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书田”。典故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经笥:经,经书,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装书的箱子。《后汉书·文苑传·边韵》:“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学则经笥,文为世珍。”后人用“经笥”代好书多,用“腹笥”喻博学。
万卷: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喻博学,后人用以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灾梨枣:喻不好的文章、坏的书。古用梨木、枣木刻书,专刻质量差的文章,意思是让梨枣木受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使铅字倒霉。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宋真宗《劝学文》:“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封建时代常用来代指书籍。
五车:用五辆车载书,喻书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汗牛充栋: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借代极为丰富的藏书。
丹铅:丹砂与铅粉,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明代杨慎集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即名《丹铅录》。后人亦用来借代经过点校或考证的书籍。
古代图书的两个别称
一、牙签
1、唐韩愈诗《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2、南唐后主李煜诗《题金楼子后》:“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3、清代鲍廷博诗《挽顾抱冲茂才》:“整整牙签万轴陈,林间早乞著书身。”
以上诗中“牙签”均指图书。
图书为何在古代又称之为牙签呢?这是因为古代图书早期形态多为卷轴,卷轴上悬挂的标签牌多用象牙或兽骨制作,以区别甲乙,利用检索,后遂指代图书。后来“牙签”的名让图书占有了。而古代的牙签则称之为“剔齿”、“剔齿签”、“剔牙杖”、“牙杖”、“挑牙”、“柳杖”等。
二、梨枣
1、清代袁枚《秋夜杂诗》之九:“吾少也贫贱,所志在梨枣”。
2、明代谈迁《北游录·上吴骏公太史书》:“饥梨渴枣,遂市阅户录,尝重研百里之外,苦不堪述。”
以上“梨枣”均指图书。
图书在古代称之为“梨枣”,源自中国的印刷术。梨树和枣树是最为理想的刻印材料,不仅品质符合刻板要求,而且取材容易。因而“梨枣”便成了图书的另一称呼。
书籍的别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籍,人类文明将失去重要载体。本文要说说书籍本身的部件和成书过程中有关的别称。
一部书,就像人体一样,各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称。书的正面首页,称为“封面”,又叫“书面”、“封一”、“封皮”、“书皮”、“书衣”。封面的背面称为“封里”,又叫“封二”。书的后表层,称为“封底”,又叫“封四”,它们背面称为“封底里”,又叫“封三”。书籍被装订住的一边叫“书背”,又叫“书脊”。新式装订的书籍,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与书背相对的一边叫“书口”、“翻口”,线装书通常在这地方标注书名、卷数、页数等。在封面的后面有“衬页”,又叫“补页”,分为“双衬”和“单衬”。在封面或衬页的后面有“扉页”,古代称之为“护页”或“副页”。扉页的正面往往刊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的名称;扉页的背面刊有图书版本记录等事项。扉页过后,才开始进入书的主体部分,书页上印有文字和图画的部分称为“版心”,不包括四周的白边。版心到书顶的一段空白称为“天头”,亦称“书眉”,通常在阅读时作眉批之用。版心到书根的一段空白称为“地脚”,与天头合称为“天地头”;版心到书背的一段空白称为“订口”。
书籍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版心”。
正文的前面往往有“出版说明”、“编者的话”等。其后往往有“凡例”,又称“例言”、“发凡”,是说明著作内容、编纂体例的文字。“凡例”语出杜预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国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凡例之后,一般是“目录”,又称“事目”、“总目”或“序目”,古代称之为“最凡”、“最目”,今天仍有沿用,是用来总括书的内容、提要和目次的。《周易·天官·司会》中曰:“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汉朝的刘玄作注说:“书,谓簿书契,其要凡也。”注释曰:“最凡,为计要之多少,以为契要。”孙治让的《周礼正义》上又说:“最凡与最目义同。”
目录之前或后是“序”,序也叫“叙”或“绪”,又称“序言”、“序文”、“序论”、“绪论”、“绪言”、“叙言”、“前言”、“前记”、“弁言”或“书首”。也就是发端之言,说在前面的话。《庄子·渔父》:“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释文曰:“绪言,犹先言也。”弁,是古代的一种帽子,所以人们就用弁言喻称序言。唐以后称简短的序为“引”。宋苏询父名叫“序”,询文因讳“序”而称“引”,后人沿用。因此序、引遂指同一文体。引亦称“引言”或“引文”。
书的正文又称为“本文”。其中不附加注解评点的正文称为“白文”,《朱子全书·易》说:“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
很多书都有注解,特别是重要的古籍。这种对先秦经典作注释的工作始于汉代,这些注释称为“传”、“笺”。如《诗经》就是毛亨传,郑玄笺。开始“传”与“笺”都有它们的特定含义。传(zhuan音撰),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和订正传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不仅解释正文,而且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或“正义”。
注解还称为“解”、“训”或“诂”。“解”、“训”都有解释之意,同时也是对古代典籍的注解。“诂”指用现代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也指古代语言文字的词的本义。“诂”常常与“训”连在一起,称为“训诂”或“诂训”。“故”通诂,所以也称“故训”、“训故”,都是对古言古义的解释。
注释还称为“章句”,即剖章析句的意思,后泛指书籍的注解。
注解除了有注、传、笺、疏、训、故、诂、解等称呼,后世又增添了许多双音词,其义也基本相同,如:“注文”、“诂语”、“注说”、“注述”、“注训”、“注脚”、“注疏”、“注解”、“注释”、“训注”、“训传”、“训解”、“训释”、“疏注”、“笺注”、“笺训”、“传记”、“传笺”等等。
正文的后面,大多有后记,亦称为“跋”、“书后”。它和序一样,是一种文体,由作者或他人撰写。往往由作者抒发写作过程中的甘苦或请后学或同仁作一评价。倘若这些跋是由编辑写的,这些跋称“编写”或“编后记”。一些书的后记后面还有“索引”,又称“备检”、“通检”、“引得”。它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记下来,注明出处,按次序排列,以作备检。
我国远在纸张发明之前就已有了著述。那时书写的材料为“简”与“帛”。简是竹片或木片,称“札”或“牍”,后统称为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的称“策”或“册”。帛是古代丝织物的统称,素是白色生绢,都是书写材料。《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帛者谓之为纸。”清代俞樾《茶香室续钞·宋人书贴犹用竹简》说:“南宋初,士大夫书翰犹用竹简。”可见蔡伦造纸之后很长时间,还没完全淘汰竹简。因此,古时就用这些书写材料代指书籍。如:“竹帛”、“竹简”、“竹素”、“竹书”、“书策”、“简素”、“简策”、“简册”、“简牍”、“简编”、“编简”、“简籍”。如柳宗元《读书》诗:“竞夕与谁言,但与竹素俱。”杜甫《秋野》诗:“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清代陈梦宵《作书友人投笔志恨》诗:“我志原何许,逢人却乞怜。是非留竹简,方寸付苍天。”
简素还有个来历。汉代应劭《风俗通》说:“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今东观书,付素也。”后来就以“简素”称书籍。
简册、简策相同,既指书籍,又指史籍。如宋代曾巩《寄赵官保》诗:“素书谠言留简册,高情清兴入林泉。”谠言,正直的言论。
简编、简籍、编简亦指书籍。如韩愈《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唐代陈元光《太母魏氏半径题石》诗:“清贞蜚简籍,规范肃门楣。”
书写用的竹简也叫“青简”、“汗简”。古时用竹简写书之前,先以火炙简使其出汗,使竹青易写,也不为虫蠹,名为杀青。所以称“青简”、“汗青”或“汗简”,也代指书籍、史册。如文天样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严复《和荆公<适意>》:“橙火年年作近邻,韦编汗简苦阵阵。”
前诗中的“韦编”一词出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指皮绳,古时用皮绳把写好的简编缀成册叫“韦编”。后来就称《易经》为韦编,进而又泛指一切古籍。“韦编三绝”即皮绳数断,可见翻阅之勤。
与韦编近似的还有“青编”,青编即“青丝简编”。这就是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借指史籍,亦泛指书籍。
残旧的竹简称“枯竹”,亦代指古旧典籍。如汉代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议论无所依。”
古时用帛写书,必先裁割成块,称为裂帛,后“裂帛”也成为书籍的代称。
帛有多种,白色的称素,浅黄色的称缣或绷素,常用以书写,因而也以“缃帖”、“缃素”、“缃缣”、“缃牒”、“缣素”、“缣缃”、“缣蒲”、“缣简”代称书籍。如明代高启《临顿里》诗有“旧史堆缃素”之句。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当时备巡游,今不存缃缣。”骆宾王《上充兖州刺史启》:“颇游简素,少阅缣缃。”
縹(青色丝织品)和缃素,常作书套、书衣,称为“书帙”、“縹帙”、“缃帙”、“缃縹”、“縹缃”、“縹书”、“縹囊”、“简帙”、“青缃”,这些也都成为书籍的别称。如苏拭《南窗》诗:“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月升。”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縹缃雄丽藻,韦布富经纶。”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縹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于缃帙。”蔡有守《晦间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纲只是秋。”南朝梁简文帝《登城》诗:“小堂倦縹书,华池厌修竹。”
“瑶帙”是书套的美称,也代指书。如明代郑真《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诗:“归取家藏瑶帙看;吾翁亦有赠行诗。”
古时还有玉制的书籍封套称“瑶检”,亦代指珍贵书籍;如唐李峤《为何舍人贺御书杂文表》:“跪发珍藏,肃承瑶检。”
珍贵的书籍亦称“玉版”和“玉简”。它们的本意是指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后作为珍贵典籍的代称。
古代用帛或纸写成的书,为了便于保存,常把它们装核起来,用木棒(也用金、玉、瓷、象牙)等物作轴,卷成束,称为一卷。所以书称为“卷”或“卷轴”。篇幅长的书分为数卷,所以卷亦指书籍的一部分,如上卷、第一卷等。以前说手不释卷,卷即书。有时也称书为“书卷”。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说:“鄴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末触。”三万轴即三万卷。牙签即牙骨制成的签牌,系在书卷旁作为标识。因而“牙签”、“签轴”都成为书籍的代称。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有“整整牙签饱蠹鱼”之句。古时还常常把数卷书卷成一束,用布帛或袋子装起来,叫做帙或函,即书套。所以“卷帙”、“签帙”、“签函”也代称书籍。如陆游《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诗:“贯花签帙压车辕,惟子穷探到本源。”
书籍怕虫蠹,恰有一种香草叫芸香,花叶皆有强烈的气味,放人书中可以避蠹驱虫,因而称书籍为“芸帙”、“芸编”或“芸签”。如明代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在这个戏里还有两句词:“黄卷看来消白日,朱弦动处引清风。”其中黄卷亦指书。杨明照在对《抱朴子》的校笺中说:“古人写书用纸,以黄蘖汁染之以防蠹,故称书为黄卷。”
在用简牍书写时,官方还规定,法律和经书长二尺四寸,非经律者一尺二寸,通常取整数,说“尺书”,亦指书籍。如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燔fan音烦,焚烧。)
古代书于木版书都是方形,把简联起来称册或策。所以“方册”、“方策”也指书籍。如《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这些古书究竟是什么著作,众说不一,皆无实据。可视为重要古籍。因而由它们派生出许多古籍的别称。如“坟丘”(三坟、九丘的并称)、“坟索”(三坟、八索的并称)、“坟典”、“典坟”(三坟、五典的并称),这些都泛指古代典籍。另外如“坟籍”、“坟策”、“坟素”、“坟史”也指古代典籍。其中坟史指典籍、史书。《抱朴子·逸民》:“穷览坟索,著述粲然,可谓之言矣。”晋代潘岳《扬荆州诔》:“游目典坟,纵心儒术。”
另外“典文”、“典书”、“典雅”、“典籍”、“典艺”、“典经”、“经典”、“典传”、“经籍”、“经帙”、“书典”均代称古代书籍。现代常用“经典”、“典籍”指权威性著作。
以前,《诗经》和《尚书》是两部重要的古籍,所以后人常以“诗书”泛指书籍。如云“熟读诗书”。
通常还称书为“书本”、“书文”、“书册”等。古人还以耕田比喻读书,称书为“书田”,如宋代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耕播。”
除了书籍本身的名称和别称,成书过程中一些相关的事宜也有不少别称。
一部书从写稿到出版,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精于选材,巧于布局,还要注意语言的润色。书稿写成后还要再三推敲,反复修改。在改稿过程中,有时还需要请师长、友人批评指正一番。请人修改指正自然要态度诚恳,语言谦虚,这时就要用“斧正”、“郢正(政)”、“削正”、“笔削”、“涂乙”等一类谦词。关子“斧正”与“郢正”,《庄子·徐无鬼》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郢地有个人鼻尖上有一点像蝇子翅膀一样大小的泥土。他让一位石匠与他削一削,石匠抡起斧头,运斤生风,银光闪闪,但见那人鼻尖尖的丑处尽除,鼻子却端端正正,丝毫未受伤害。从此,人们就用“郢正”、“斧正”作为请人修改文章的谦词,意为巧匠运斤能使原稿生色。鲁迅的《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与……祈大加斧正。”魏际瑞的《与子弟论文十三》中曾就此详细介绍:“人以文字就质于人,称曰正之。忽念政者正也,改称曰政。又念正者必须删削,乃曰削政。又念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正。又念善斧斤者莫如郢人,易曰郢政,且或单称曰郢。”苏曼殊《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古代无纸,一般以竹简或木板为书,碰到错误之处,就用刀削去,并用笔改正。后来人们就把修改文字叫“笔削”或“削政”。《史记。孔子世家》中说:“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涂即抹去,乙就是勾画。因此,“涂乙”也用来指删改文章。“雅”的本意为正确,所以古人在请人修改文章时也用“雅正”一词。今天多用“指正”或“教正”二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想要文质半取,风骚两挟,就需要润色。“润色”又称“润饰”、“文饰”、“藻饰”,都是修饰使之有文采的意思。宋王安石《西垣当直》诗:“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卷更醇。”朱烹也说过:“润色,加以文采也。”《宋史·蔡肇传》中对蔡肇文笔大加赞赏:“肇援笔立就,不加润饰。”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中曾引庄周言曰:“辨雕万物,谓藻饰也。”
修改文章往往比写文章还重要,需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代诗人贾岛一日于驴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在驴上俏声吟哦不前,时时作推敲的手势。不知不觉走了半条街,旁观者惊诧莫名,贾岛却视而不见,直至撞上了韩愈的车驾,韩愈正要责问贾岛,贾岛释曰: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冒犯上官,敬恕非礼。韩愈立马思索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比较好。”后来人们就把斟字酌句、反复考虑称为“推敲”。
古代炼丹术称丹炼成之后可点铁石成金,后来人们就用“点铁(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有这样一段话:“古人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人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画家点笔染翰,挥毫作画,称为点染,后来也比喻修饰文字,文章经过润色、修饰,才能够文采四溢,流传长久。
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定稿前一步步地组织、修改、删削、增添过程就是编辑过程。编辑又叫“缀辑(集)”或“编削”。任昉的《王文宪集序》中说:“是用缀辑遗文,永贻世范。”李贤注《说文解字》时说:“编,次也。即依次编排,削则如前所述,是对竹简而言。”
文章或书稿在付印之前需要校勘,“校勘”又称“校对”、“校订”、“校改”。即对照可靠的资料,改正书稿中的错误。有的书有几种版本,当以一种版本作底本,需要参考其他版本加以校订,称之为“参校”。古代的书籍今天出版前校对时,需要加标点,因此称之为“校点”。古代校勘文字时,用丹砂和铅粉,故人们就把此举称作“丹铅”、“梓”,意为刻木板,古代书籍先刻木板,然后才能印刷,称为“付梓”,现在人们仍然沿用。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作,一部书终于出版了,就像母亲经过十月怀胎,孩子终于出生一样,因此人们就用“问世”来拟称书籍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