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近几年来,当人们越来越被数理化虐倒在地的时候,对作文题的热议,成为伴随着中考、高考的全民狂欢、媒介亮点。为什么会特别对它们怀着好奇和期待,因为其中隐含着的不仅仅是教育的重点,也包括时代的关注及发展趋势,可以作为一种轨迹和特征。 从题目来看,首先,这是绝大部分学生一下子能读懂,且非常经验化的题目,几乎人人有话可说,可以将其称之为“宽基础题”,很轻易就能入门。 接下来,就是路径的问题。读题会升起疑问:这句话说完了吗?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心里很乐,有一种英语里“Therebe”的熟悉感,是一种存在状态的描述,题目中给出了境况,成为引子,需要学生来补充它,将经验感知范围内的回忆,在写作中达成。 第二个问题:一种什么“甜”呢?仅仅是味觉上吃到糖块的那种甜吗?显然不是的。中学生课业内容里有对感知感觉的描述要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我们身体的基本感知,引发着进一步的心理上的感受感情感叹等。 甜,在语义上不单指味觉,十分复杂。比如,视觉上看到的甜美,听觉上听到清甜,嗅觉上闻到的甜香,触觉上带来的甜蜜……可以引发多层面的通感式、联想式写作的可能性。 不同的感受力、表达力,可以做出个人独特的文章。这也是这篇作文的选拔性所在。 也有人说,2020年发生了新冠疫情等等不如意事,有点苦涩,这个甜怎么感知?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人在井中,井底有毒蛇,井口有猛兽,这人在井壁上正纠结,突然井口滴落一滴蜂蜜,那人张嘴接住,用尽全力去品尝感受那蜜的滋味。到此,寓言戛然而止。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困难苦涩的境况下,甚至在一些无能为力的时候,甜不能被遗忘了,否认了,那也是对生命中的一种希望。 还记得最新播的一个美食纪录片里,第一集讲的就是“甜”,其中说到养蜂人和蜜蜂的部分,主干就是“为谁辛苦为谁甜”。 可以说,甜,这份感知,不是单面性的,而是过程性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年龄阶段,都可以写出自己独特的答卷。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尽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