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美 ——之《清明上河图》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不一样的美 ——之《清明上河图》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在暑假,我来到北京参加比赛,并有幸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一幅传世佳作——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走入展厅,一种暖暖的棕色让人感到十分柔和,耳边则传来讲解员的仔细讲解:“《清明上河图》宽24.8cm,长528.7cm,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听了他的讲解,我有一个问题油然而生:“为什么在图中只能见到身着粗布草鞋的老百姓?怎么没见到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兵大丞?”我向讲解员提出了质疑。而他只是微微一笑,再次提高音量大声说道:“小朋友,你可真会观察!对了,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虽然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副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讽刺了北宋时期官兵懒散、税务繁重的恶习。”我点了点头,心里想:“难怪有那么多老百姓在图上而不见一个官兵,原来是这样!北宋时期的官兵真是可恶,让基层的老百姓辛辛苦苦地劳作交税,自己却整天吃喝玩乐,真是太不公平了!”我在心里替北宋人民打抱不平。

  再看看这幅《清明上河图》,一个一个的街坊、人物、房屋、桥梁、大小船只、车马、牲畜无一不描绘得清清楚楚。充分体现了宋代建筑特征。看看房屋,一片一片的砖瓦错落有致;看看桥上的人物,一个一个的人面部表情丰富,喜、怒、哀、乐无一不细致入微。看那座拱桥,形态优美,宛如飞虹。桥上车水马龙,人上人海,桥下的大小船只数不胜数。船夫们有的坐在船中,有的在使劲摇着双桨,有的则在拉客、吆喝着,他们那吆喝的号子似乎还可以听得清清楚楚。一切人物事物都被画家张择端画活了。他像是一个灵敏的照相机,把北宋某一天的早晨用他那巧夺天工的绘画技术将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创作了出来。

  它的美,是不一样的美,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生永世不可磨灭的印象。

上一篇:桂花香

下一篇:味蕾的触动

不一样的美 ——之《清明上河图》 优百分
浏览(106)次  /  写物
收藏
推荐(49)次
喜欢(6)次
play
next
close

我家的小乌龟

优百分

赏画

优百分

生死狙击m16炼狱

优百分

好玩的橡皮泥

优百分

海鸥的家

优百分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喜欢的~.~
只看最新 换一批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体裁作文素材写作指导读后感童话高考写作指导
<<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