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时代在行,我们同行。我辈青年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应当守传统之魂,创时代之新。
众所周知,互联网让这个时代在互联、互通、互享下活了起来,如果传统却因此而被人们抛之脑后,那是极不正确的。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该守住传统的魂魄。
“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林清玄如是说。确实,传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闪闪发光,在时代变迁中坚守最初的信仰,在无数传承者的打磨下历久弥新。若没有传统,青年会在互联网时代迷失方向;若没有传统,青年会在互联网时代失去信仰;若没有传统,青年会在互联网时代丧失斗志。不论是易中天的《品三国》还是于丹的《讲论语》,都在用宝贵的传统的文化历史在指引着青年们健康自信地前行。因而,传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诚然,守住传统固然重要,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条件让传统发扬光大尤为重要。传统绝不是一幅死的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相反,传统永远是未完成的等待人们去增添修饰的作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新技术纳入创意视野,是传统创新的必由之路。君可见李子柒创造传统元素美食,君可见古诗《琵琶行》巧变流行曲,君可见传统建筑运用3D打印技术。伟大的互联网时代为我辈青年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提供了多元的条件,我辈青年应当利用这条件,积极创新、坚定创新、不断创新,让传统焕发光芒。
母庸置疑,互联网时代托举着机遇与挑战,连接着传统与创新,而我辈青年应当在“守”与“创”之中找到平衡点,懂传统,敢创新。
有人固执地认为,传统的就是传统,不应加以改造。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如果传统文化不加以创新,只会成为一个摆件而已。所幸我们意识到这点,从许渊冲把“传统之美”转化为“世界之美”,到冯骥才的“侠义风骨、文化良心”,有无数人用生命奔赴使命,接替做着传统的坚守与创新,使青年们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礼敬传统文化,进而愿意投身到传播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去。2021年春晚,《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惊艳四方。这支5分钟的舞蹈,有国宝,有国风,还有国潮,用传统文化引领潮流之风,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活起来的博物馆奇妙之夜。李暄认为,正是表达方式的创新,才重新唤醒了传统文化原本就具有的巨大魅力。
那么,是不是对传统创新就意味着它会长存于世?当然不。传统能否长存关键在于创新传统的初心是否正确。还记得曾经享誉各地的千户苗寨,小桥流水的乌镇,散发着浓浓传统味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如今已落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下场。究其原因,是未坚持初心而一味地贴上“创新”进行过度改造而实现其功利性目的。毋庸置疑,我们不应该让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一味地以商业为目的进行创新,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总书记曾说:“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挖掘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通过创新传统文化,为时代增添风采”。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应该因为步履匆匆而抛弃传统,也不能抱着“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抓住传统不放。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去理解领悟传统,去创新发展传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愿我辈青年能守传统之魂,创时代之新,奏响互联网时代的壮歌。